计算机科学技术分论坛

发布时间:2023-12-11动态浏览次数:2141


    复旦大学光华青年学者论坛-计算机科学技术分论坛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金融科技研究院(筹)、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筹)、大数据试验场研究院合办。

Sub-Forum of Computer Science is co-hosted by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Institut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novation and Incubation (AI³) Institute, Big Data Testbed.



分论坛举办信息

      分论坛将于2023年12月28日通过线下会议的形式举办。请于2023年12月7日前发送最新简历至邮箱:cs_hr@fudan.edu.cn,邮件名称:申请类型+姓名。学院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后,于2023年12月10日前通过邮件向审核通过人员发送邀请函。

联系人:沈老师

联系电话:+86-021-31242258*115

联系邮箱:cs_hr@fudan.edu.cn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有近70年的历史,始于1956年自主建造的国内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1975年,复旦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08年,学校整合校内计算机学科力量,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02年成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11年成立国家保密学院,现均依托学院开展办学工作。60多年来,复旦计算机人在中国计算机教研发展中创造了多项第一,长期勇立计算机科技创新的潮头。

目前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和“人工智能”五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空间安全”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数据科学”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学院还有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和硕士点。此外,学院建有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两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一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一个上海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一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上海市教委协同创新中心、一个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和一个文旅部技术创新中心。凭借复旦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学院积极推动与文、理、医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人文气息浓厚、数理基础扎实、前沿探索活跃的复旦特色新工科学科优势。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国际声誉斐然。据CSRankings统计,2022年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世界排名第35位,近五年复旦大学在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排名全球第9位,计算机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排名全球排名第9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排名全球第17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学术活力丰富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3 人,其中院士(含双聘)3 人、正高级职称(含青年研究员) 60 人、副高级职称(含青年副研究员)46 人、中级职称 14 人。包括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者、省部级优秀人才,以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的研究队伍。

学院始终把科研工作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在若干方向上取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国家关键领域的重要任务中持续做出了贡献。学院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重大项目,近5年累计到款科研经费6.06亿元。近年来,学院在高质量学术论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连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学院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明显提升。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近十年来计算机学院总体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就业去向包括国内外知名IT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在关键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包括本科及硕士双学位项目、合作研究项目、教师互访项目、学生交流项目等。学院多次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师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了大量国际科研合作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未来,学院将面向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向着一流大学研究型学院的目标稳步迈进。





金融科技研究院(筹)简介

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由柴洪峰院士领衔,是我国高校首家且唯一的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建立的实体研究机构,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兼具金融科技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能力的高水平研究机构,服务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战略、支撑国家级金融科技研究平台建设、承接国家新一代金融科技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助力我国金融产业发展。

研究院致力于发展成为金融科技智库、交叉学科研究平台、金融科技高端人才培养平台、交流合作平台、成果转化和创新孵化平台,旨在实践复旦大学校训,服务上海国际金融、科创中心建设,推动复旦大学金融科技交叉学科发展。研究院凝聚了复旦大学人文社科、理学、工学等各学科的资源,发展与我国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金融科技新范式,面向未来金融科技集成创新理论研究,实践金融科技赋能的应用示范。在创新生态联动机制建设方面,研究院得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单位的支持。

目前研究院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4项、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1项,完成自然基金重点和集成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相关科研团队在金融领域大语言模型、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推荐、金融欺诈侦测和金融数据安全共享等关键技术领域有深入研究积累,研究成果已在华为等头部企业取得广泛应用,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科技发展特等奖2项、以及多项省部级奖项。

 

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筹)简介

2021年11月,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AI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novation and Incubation Institute of Fudan University)启动筹建,创始院长漆远教授。AI3研究院以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前沿为导向,面向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依据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依托复旦强大的基础研究,以“原创科技+应用转化”为建院核心,吸引人才组建一流人工智能科研与教育团队,聚焦前沿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发展。敢于挑战重大难题,注重交叉学科研究,追求关键突破,用以解决来自现实世界的产业关键问题。以核心原创AI技术平台、跨学科跨领域的AI技术平台、和技术产品孵化平台,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推动复旦大学AI for Science战略和相关学科发展。承担着复旦大学CFFF智能计算平台建设运行任务,深度参与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二期)项目研究,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表型组研究院、药学院、医学院、大气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山医院等兄弟院系交叉融合创新。

 

大数据试验场研究院简介

复旦大学大数据试验场研究院是复旦大学为对接上海大数据试验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国家大数据试验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研制与建设而专门设置的独立科研机构。研究院围绕大数据试验场开展研究和服务工作,负责复旦大数据试验场的建设运行,为复旦大学各学科基于大数据的发展创新提供支持,促进相关学科发展;重点研究大数据试验场相关的大数据技术方向,形成特色。探索新工科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途径,引领国际数据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形成全球影响力。

复旦大学大数据试验场研究院是复旦大学校内二级独立财务、人事和职称评定的实体科研机构,是复旦大学承接大数据试验场研发和建设任务的唯一平台和对外接口,负责组织校内力量申报大数据试验场相关项目,并负责组织实施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复旦大学大数据试验场研究院采取院务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邬江兴院士任首任院长),按需设立副院长4名,包括常务副院长、科研副院长、研究生培养副院长、行政副院长,设院长助理2人。研究院设立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为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咨询意见,学术委员会负责学科建设、人才引进、评估考核和晋升,学位委员会负责研究生学位培养。研究院党、团、妇和工会等工作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代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