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分论坛

发布时间:2024-12-05动态浏览次数:5591


生命科学分论坛 

本论坛旨在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学术研讨会和人才洽谈的形式,瞄准生命科学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学科重要科学问题,促进学术交流合作,为我校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和“超级博士后”计划的实施汇聚全球英才。进一步提升学院生物学、生态学“双一流”学科的水平,为2025年海外人才项目申报工作打下基础。

复旦大学第八届光华青年学者论坛生命科学分论坛定于2024年11月28日-29日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行。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分论坛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

有关论坛详细介绍及下载申请表可访问生命科学学院网页:

https://life.fudan.edu.cn/a3/71/c28141a697201/page.htm


现正式开启网上报名

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共创世界一流!

 

请条件

青年人才:

1.遵纪守法,思想品德端正,学风优良,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教学科研事业;

2.年龄不超过38周岁;

3.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

4. 在生科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绩,且具有良好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超级博士后:

1.遵纪守法,思想品德端正,学风优良,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教学科研事业;

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3.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 科研成果突出。

申请方式

请于2024年11月6日前登录“life.fudan.edu.cn”学院网站的人才招聘栏,下载申请表,填好后发送至报名邮箱(青年人才请发:lifesciences@fudan.edu.cn,博士后请发:xgzh17@fudan.edu.cn或zhaojiayuan@fudan.edu.cn),邮件标题为“光华论坛-研究方向-姓名”。

学院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后,于2024年11月12日前通过邮件向审核通过人员发送邀请函。 

联系我们

优秀青年PI候选人:

彭老师,lifesciences@fudan.edu.cn,86-21-31246503

武老师,wujj@fudan.edu.cn,86-21-31246516 

博士后:

生物学:薛老师,xgzh17 @fudan.edu.cn、86-21-31246510

生态学:赵老师,zhaojiayuan@fudan.edu.cn、86-21-31246710



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1923年郭任远创立复旦心理系,1926年,改为生物学系,1986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谈家桢先生为首任院长,这是我国在大学中成立的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现任院长为罗凌飞教授。



学院创始人谈家桢先生


生命科学学院拥有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等三个国家级平台,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现代人类学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上海市工业菌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院拥有生物学和生态学2个“双一流学科”,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取得“生物学A+、生态学A”的优异成绩,为“第一个复旦”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现有编内教职员工226人,其中教授84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1人),杰青等国家级人才23人次,优青等国家级青年人才42人次,首届“新基石研究员”1人,首届“小米学者”1人。学院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为国家培养了1.7万名学子,遍布全球。早期毕业的童第周、冯德培、陈世骧成为中国第一代学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了15位两院院士、3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很多优秀学子成长为学界、产业界和政界的领军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近5年,我院教师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项目15项(含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中心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项,重大或重点项目23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5项,外国学者研究专项3项,基金委专项项目9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专项4项,国合重点项目或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9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127项,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9项,年均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逾1.5亿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获得一类新兽药临床试验批件一项,研发了全球首套多组学标准物质“中华家系1号”。学院近五年以复旦大学为第一通信单位发表SCI论文约1600余篇,其中学院作为第一单位发表300余篇高水平论文,包括Nature、Science、Cell等重要影响力论文不断涌现,科研成果丰硕。

我院拥有复旦大学生物学和生态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在站人数87人,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00多名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多次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2021-2024年我院博士后有4人入选国家博新计划,20名入选上海市超博计划,46人次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等,优秀博士后已经成为学院重要的科研力量。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校在博士后人才队伍的资源配置、薪酬待遇、服务体系等方面积极推进,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学院始终以创建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学院为奋斗目标,以构建高质量教师群体和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为抓手,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新大楼(38000平米)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先生亲自倡导建立,1984年经国家计委批准,1985年正式开放,是全国第一批、教育部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主任为金力院士,执行主任为林鑫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王红阳院士。

当前,在大生命科学框架下,实验室秉承多学科交叉协作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方面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基因与生物技术”及“临床医学与健康”科技前沿领域,瞄准“生命健康”和“生物育种”,实现原创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带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与革命;另一方面拓展深化与国家重要战略区域的合作,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2024年8月,实验室在原有基础上初步完成重组,重组后拟更名为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将充分利用复旦大学在遗传与发育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基础和优势人才团队,以遗传物质为基础,以发育过程为重点,通过个体和群体性状视角,聚焦“跨尺度、多维度、动态性的表型复杂性”、“复杂表型背后的遗传、环境和发育调控机理”以及“生命个体和群体层面的复杂表型稳态维持和重塑重建”等复杂性状体系研究中的三个瓶颈问题,围绕“复杂性状的表型组测量与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与形成机制”和“复杂性状的稳态维持与重塑重建”三个主攻方向展开深入研究。

实验室拥有一支多元化、高水平且极具创新精神的科研人才队伍。由金力、樊嘉、赵国屏三位首席科学家(院士)引领,以包括千人、国家杰青或长江学者等34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在内的领军人才为核心,辅以包括55位国家级青年骨干人才在内的众多骨干成员。实验室固定人员115人,其中研究人员101人,实验技术人员12人,专职管理人员2人。研究人员中不超过45岁的研究骨干51人,占比50.5%。

展望未来,实验室将继续发挥在遗传学与遗传工程研究领域的传统优势,在出生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遗传与健康研究领域取得重要原始理论创新;在遗传学基础研究领域实现若干个从0到1的突破;在发育及器官稳态领域实现若干个从0到1的转化应用;建成国际知名的遗传与发育新高地,打造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性平台。


Introduction to Forum

Young Scholars are the future of academic research. This forum aims to create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for global young talented scholars of Life Science to discuss cutting-edge research spotlights, to resolve frontier academic problems and to enhance cooperation among distinct disciplines. The Forum also offers young scholars a taste of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a package of know-how for research in China, specifically at Fudan University. It would eventually foster the “Extraordinary 2025” Elite Project and “Super Postdoctoral” Proposals to help attract from world-wide young researchers to work at Fudan University. 

Forum Setup

Fudan Forum of Life Science for Young Scholars will be held on Nov 28 - Nov 29, 2024.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Faculties

1. Age is preferred under 38 years old;

2. Hold PhD degree;

3. Hav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great potentials in specific research area. 

Super Postdoctoral Proposals

1. Age is preferred under 35 years old;

2. Ph.D. candidate or certificated Ph.D. degree within 3 years generally;

3. Hav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Procedure

1. Visit https://life.fudan.edu.cn/b8/ae/c28141a637102/page.htm(待定)and Applicate right now!

  Please send your application files to lifesciences@fudan.edu.cn (For Faculties) , or xgzh17@fudan.edu.cn/zhaojiayuan@fudan.edu.cn (For Super Postdoctoral Proposals) before Nov 6, 2024

2. Qualified applicants will receive official invitation letter via E-mail before Nov 11, 2024. 

Contact us

  Excellent Young Faculty Candidate:

    Ms. PENG

    E-mail: lifesciences@fudan.edu.cn 

    Tel : 86-21-31246503

    Ms. WU

    E-mail: wujj@fudan.edu.cn

    Tel: 86-21-31246516 

  Super Postdoctoral Proposals:

    BIOLOGY:

    Ms. XUE

    E-mail: xgzh17@fudan.edu.cn

    Tel : 86-21-31246510

    ECOLOGY:

    Ms. ZHAO

    E-mail: zhaojiayuan@fudan.edu.cn

    Tel :86-21-3124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