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举办信息
举办时间:2025年1月至3月期间举办,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报名方式:请于2025年2月16日前将您的个人详细中英文简历(包括教育工作经历、发表论文目录、研究成果简介、未来研究工作设想等)发送至相关老师邮箱(见下方)。邮件主题请以“光华论坛报名+姓名”命名。各院所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后,通过邮件向审核通过人员发送邀请函。
联系我们: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王老师:wangmeiyu@fudan.edu.cn
联系电话:+86-21-65641270
--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孙老师:yingsun@fudan.edu.cn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陆老师:luchen@fudan.edu.cn
--超越照明研究所--
毛老师:gyycyzm@fudan.edu.cn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简介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1月,旨在依托复旦大学多学科基础研究优势,系统化、集成化开展跨学科多领域合作,瞄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瞻性、关键性、创造性工程与应用技术研发,建成具有机制优势的创新型研究院。现有教授和研究员18人(其中国家高水平人才12人),青年研究员13人,副教授2人,副研究员5人,青年副研究员12人;校内兼聘研究人员39人;研究生719名。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方向,在站博士后28位,18位全职博士后,1位在职博士后,9位联合培养博士后。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下设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和超越照明研究所三个研究机构。
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6月,是复旦大学为推进新工科建设重点组建的新型科研机构之一,定位于打造中国第一个基于创新基因的机器人国际化创新中心,集聚了一批世界机器人相关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通过对通用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与行为科学开展研究,突破实时操作系统等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具有感知交互、认知决策和学习进化能力,支持人、机、环境协作的自主智能机器人,并以成果转化和产业支撑为导向,积极构建机器人为智能终端的新产业研发经济模式,引领智能制造和大健康领域等战略性产业。
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拥有智能机器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全息群智智能科学、机器人拓扑与行为科学、智能硬件与操作系统等三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了分布式人工智能云端平台实验室、认知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原智能感知与无人系统实验室)、智能工业机器人及应用工程规划实验室、人机共融医疗服务机器人实验室、仿生结构与机器人实验室以及服务机器人实验室等一批专业领域实验室,牵头包括上海市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人机物三元协同与群智涌现任务、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各类项目立项经费超过4.3亿元,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作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精准医疗技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承建单位之一,围绕我国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由复旦大学和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联合共建,是复旦大学及附属医院之间开展医工交叉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转化的重要平台。重点围绕智能医学影像、医疗大数据、智慧医疗电子与信息、高值耗材与新型植介入装置、生物力学、智能康复工程、计算机辅助手术、智慧医疗超声、生物光子学、体外诊断设备等领域积极布局,专注于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临床转化,致力于成为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基地和生物医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和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现有主要科研人员43人(包括校内兼聘),其中包括领军人才12人,并围绕医工结合科研项目的开展,广泛吸纳临床医生和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加入。
超越照明研究所整合复旦大学、上海市以及国内外半导体领域和照明优秀人才和软硬件资源,为我国信息与电子、生物、医疗、光电子等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先机,重点突破宽禁带与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医疗健康及相关照明光电子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分别形成中国在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和超越照明技术的协同研究网络和产学研联盟。计划建设成为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和超越照明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的核心研究机构,服务于国家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需求。
研究所现有2个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2个研发平台: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和模块研究平台、电子电力和光电子应用平台;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上海碳化硅功率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测试实验室、封装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模拟实验室、电子电力实验室、多光谱成像实验室、光健康实验室、照明可视化监测实验室以及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所现已引进来自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优秀学者作为特聘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青年研究员和青年副研究员,形成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和产业经验丰富的研究队伍。
上海碳化硅功率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已承担多项碳化硅功率器件和模块重大项目,包括和龙头企业研发碳化硅器件的特色新工艺,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超高压碳化硅器件和封装,参与多项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等。目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发线依托宁波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所,项目已启用建设,总投资约4.6亿元,研究所由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牵头组建,专注于前瞻性研究、源头性创新,聚焦SiC、GaN及超宽禁带半导体新型材料生长技术与缺陷表征、工艺开发、器件与模块设计及制造等4个主要方向,创新研发产业技术,整合产业链资源。